首页 > 常识 > > 内容页

胡晓军:一幅字,一个书名和一只雄狮 全球热议

2023-03-14 15:18:32 来源:新民晚报

闻悉著名评弹理论家、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吴宗锡先生仙逝,不免想起了七八年前的一件往事。

那年时值岁末,我和友人同去拜访宗锡先生。告辞从客厅出来,经过书房时瞥见桌上宣纸犹横、墨色正新,我心中一动,便开口向他求字。宗锡先生爽快答应,但要我自己出内容。我随口说,羊年将至,我正属羊,请您书一幅“三羊开泰”是否可以?宗锡先生爽快答应,但说自己视力不佳,写得较慢,要等一段时间。

一段时间,只是三天。那只装书法的信封,照例还是旧的——他把自己的名字用白纸条覆了,写上了我的。宗锡先生平生节俭,但并不是因为缺钱。他说既是快递,不贴邮票,又何必用新的信封?由此可见他的言行逻辑,从人生态度一头通向学术观念、一头渗满生活细节。他经常爽快地答应别人,却不会全然地依从别人。


(资料图)

我猜宗锡先生大半不会按我说的来写。展开一看,果不其然——不是“三羊开泰”四字,而是“外柔内刚,知礼善群”八字,落款除“吴宗锡年九十一”,还有“晓军生肖得其品性之美”一行。再读附信,内有说明,写道“三羊”原为“三阳”谐音,本意是冬至、腊月和正月之阳,开春天万物之盎然生机。所以“三羊开泰”既非本意,还有些俗气了。“知礼合群”倒是古人对羊的赞语,而“外柔内刚”则与晓军你的性格、行事相符。最后一句说,这一幅字里,已经有几个“羊”字,不知这样是否可以?我定睛一数,“善”上站着一只,“群”里挨着一只,加上落款还有一只,不多不少,正好“三羊”。

小事一桩,即显思维之独立如此、学养之缜密如此、观察之细微如此、言行之婉转如此,当是长期读书、思考、写作,并以秉性在待人接物上的显现。我还想到,这与他二十多岁时钟爱西洋文学,却偏去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经历,似乎遥相对应——对原来被要求的、自己并不爱的,竟能用原来所最爱的,注入被要求的,入乎其内、发乎其外,去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宗锡先生对评弹的研究,在我看来,正是以文学之眼观书目、以文学之理构艺理的。比如他将评弹的审美特质提炼为“理、细、趣、奇、味”五个字,“理”指生活的逻辑,“细”指细节及细腻,“趣”指机趣和乐趣,“奇”指传奇性,“味”指韵味与诗意——既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理念,也是中国传统文论的精神。简而言之,他是将评弹论为一种古今互通、中西交汇、雅俗共赏,说着唱着的文学性的艺术了。由此可以认定,宗锡先生是深信文学性乃艺术性之核心这句话的。某一年出版社要编印他的文集,集中涵盖了他早年的诗歌散文、中年的理论评论和晚年的随笔散论。宗锡先生来电让我为他拟个书名。我知他的笔名左絃,其中絃字取自《礼记》“絃,以丝播诗”,早年用来发表新诗;后来署名评弹文章,因其也可作为“絃索”之絃来用。我略作思索,拟了个“絃内絃外”,意为絃内诗歌、文学,絃外评弹、曲艺,反推亦可。不等我作解释,宗锡先生一听便极欢喜,一字不改、照单全收,不但作了书名,还用在了新书研讨会的会名。这是我见到的极少见的情形。

尽管如此,评弹毕竟不是文学,而是艺术,是富含戏剧性的说唱表演艺术。宗锡先生认为,评弹虽不是戏,但不能没有戏剧性,所谓“起角色”就是扮演人物,所谓“设关子”就是制造悬念,所谓“放噱头”就是渲染气氛,这些都在戏剧性的范畴之内。他只消一语便道明了此中肯綮:“有人觉得评弹好听,其实是因为评弹有戏剧性,有戏剧性的情节与矛盾。”他认为评弹的戏剧性本来丰富得很,只是艺人大多不察、听客大多不觉,经常处在下意识的状态,需要学者来指明点透,方可形成创造与接受审美的自觉。在古代,西方戏剧乃文学之一种,而中国戏曲不然、曲艺则更不然,于是文学与戏剧、与曲艺便长期地生分了。这种缺憾必须有人发现并予弥补。宗锡先生便是其中之一,他以中西文学和西方戏剧理论工具介入对评弹艺术的研究,将其文学基因梳理了出来、将其戏剧元素凸显了出来,从而将评弹艺术创作的品位与格调提升了起来。

宗锡先生是公认的评弹艺术理论拓荒者、奠基者和集大成者。也很可能因此,知道他诗歌和散文创作的人就少了,正像许多人只知他听评弹、看京剧,却不知他也常听交响乐、看西洋歌剧;又像许多人只知他谙熟国学,却不知他精通英文——他幼读私塾,毕业于圣约翰大学,后来做过文学作品翻译,是一位翻译家。不过我认识宗锡先生三十多年来,从未听他对不说英语的人说英语,哪怕是一个单词。想到此,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——做一个人,尤其做一个文人,外表可以温慎如羊,但心底总要拥有一只雄狮,起码一只。

我发现宗锡先生之所以令人既敬又畏,就因为他的心底拥有雄狮,还不止一只。

宗锡先生是一位文人官员,是我毕业上班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。回想三十年前,我就像只没头的苍蝇,不是忙工作,便是忙着玩。宗锡先生见了,便嘱我多看书、多用脑、多练笔,又暗示我在陪一些无关自己的会议时,大可以安坐凝神,或默诵诗歌,或潜思选题,或打个腹稿……现在看来,他正是在指点我去寻觅那只心底的雄狮,捕获它、拥有它、驾驭它。时到如今,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拥有了雄狮,但知道只要拥有了雄狮,哪怕只有一只,便会做到尊重别人、建议别人、爽快地答应别人而绝不会凌驾别人、勉强别人或全然依从别人。正是——

不知心底有雄狮,还道生如尽一卮。

且觅且寻君莫待,为求至远至高时。(胡晓军)

最近更新